长城点亮“中国芯”,汽车产业迈出关键一步

来源:南方 plus | 2024-09-29 17:03:32
南方 plus | 2024-09-29 17:03:32
正在加载

又一次突破!

9月20日,我国自主研发的“紫荆M100”芯片正式点亮。

这是国内第一个基于开源“RISC-V”架构研发的车规级芯片,也是长城汽车培育的首颗技术芯片,依托开源架构,保证架构拓展的可能性。

一块小小的集成电路,不仅仅展现了长城汽车智能化布局的前瞻性,面向未来行业竞争的技术体系能力;更印证着中国汽车产业与ICT产业碰撞变革的活力,折射出中国企业自主创新、产业高质量向上的决心。

破解“芯”难题

一颗芯片,为什么能被称为“里程碑”?

要看懂紫荆M100芯片的含金量,有几个关键词:开源RISC-V架构、国产、开源、更快响应、更多场景。

在技术层面,紫荆M100芯片是国内首个基于开源RISC-V架构开发的车规级芯片,打破了传统上依赖国际主流架构(如ARM,封闭自研架构)的局面,也就是说中国汽车芯片成功走出了自研的新路径。

在产业层面,紫荆M100是国产化程度最高的芯片,达到国产化三级水平,它的广泛应用等同于推动实现汽车芯片产业链的自主可控。

可定制化则是RISC-V架构的特性,使得长城汽车能够更加灵活地进行定制化开发,满足汽车智能化、网联化的特定需求,同时也降低对外部技术供应的依赖,增强了产业链的安全性和稳定性。

而从紫荆M100本身的表现上看,长城汽车的技术水平也具备领先性。采用100MHz主频RISC-V内核及四级流水设计,具有更高的计算能力和响应速度,还支持OTA同时满足下一代EE架构下的场景需求,具备高算力、大容量、封装形式多、安全性高等诸多亮点。

紫荆M100代表了开源RISC-V架构的产业化开端,说它是中国汽车芯片发展的里程碑不为过。

从长远看,它所代表的技术特性与智能化下半场的发展相契合,技术全自研、国产化程度极高,也印证了中国车企正在走一条自主创新的向上之路。

智能化跳跃

如此含金量的芯片,究竟历时多久?

据了解,紫荆M100的研发历时12个月。早在今年3月,紫荆M100 FPGA原型就完成36h压力测试。更为关键的是,它很快就会跟消费者“面对面”。

紫荆M100芯片面向车身控制,能够胜任组合灯、氛围灯、空调压缩机、无线充电等至少9个系统,并且它能满足不同车型不同架构平台的差异化需求,在落地应用时非常灵活。首款紫荆M100芯片将搭载在X55大灯控制器平台上,涵盖多款车型。未来五年,长城汽车计划将紫荆M100芯片上车量不低于250万辆。

长城汽车透露,下一代面向动力、底盘及域控应用为中心,满足更高功能安全等级、更高性能的车规控制器、驱动芯片、电源管理芯片、AFE(analog front end)模拟前端芯片已在规划中,为未来智能驾驶、智能座舱等领域构建基石,创造更多可能。

也就是说,关于“芯”技术,长城汽车还有更多隐藏彩蛋。

作为一家坚持“长期主义”的老牌车企,长城汽车已经过了“三十而立”的年纪,对汽车核心产业链实现覆盖,更是在智能网联汽车的新赛道上率先布局。如今森林生态“硕果累累”,消费者也能明显感知到,长城的技术味道越来越浓。

就在8月,全新蓝山搭载了长城汽车最新城市NOA系统,并采用端到端智驾大模型—SEE。魏牌公布的9月16日-22日数据显示,上周蓝山共销售1536辆,而此前新款魏牌蓝山上市24小时的大定数量就达8571辆。

长城汽车CEO魏建军曾分享一个“冷知识”:长城汽车十年前就已经开始研发智驾,并且,十年前长城哈弗H8智驾在国内评比就获得了第一。

作为国内传统车企智能化转型的“弄潮儿”,长城汽车每年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均保持在行业高水平,仅2023年投入就超过了110亿元,研发队伍超过2.4万人,智能化领域公开专利达1131件。

从最早开始玩AI的空间域,到视觉AI团队、AI Lab等智能化团队,不计成本的投入、前瞻的技术布局为长城汽车带来了技术优势,消费者也愿意为这样的真材实料买单。

高端“芯”自由

“回首2022年到2023年那段时间,我们缺芯少电。那时我就想,一定要自主研发,将命脉把握在自己手上,不能受制于人。”9月20日,魏建军在社交平台感慨道,紫荆M100这颗小小的芯片意义重大。

“缺芯少电”,是汽车行业的共同记忆与教训。电池成本上升、芯片短缺暴露零部件供应链软肋,制约中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发展,也让更多车企开始思虑,加快芯片领域的自主布局。

数据统计显示,在2021年至2022年间,长城汽车也一直被芯所困,包含MCU、驱动、电源、收发器、编解串、高低边开关等芯片。其中,长城汽车2021年累计减产40.8万台,占全年计划产量的24.5%;2022年累计减产21万台,占全年计划产量的16.5%。

区分于传统的芯片,车载芯片有更高的技术难题,并且,在高端复杂车载芯片领域,中国汽车芯片企业与国际巨头还有差距。市场研究机构IC Insights发布的数据显示,我国汽车芯片从2021年的自给率不足5%,到2024年依然未能突破10%。

随着智能化成为新能源汽车下半场争夺的焦点,自主可控的芯片是不可或缺的一环,重要性越发凸显。

今年以来,长城汽车的“长期主义”落地开花,从全新蓝山的热销,到电动化智能化产品结构优化,从净利润的高涨,到国内海外两个市场的双支撑,长城汽车展现的是瞄准未来,真正用技术引领汽车的格局与蓝图。

“紫荆M100”恰恰是长期主义有所为的又一个标志,越有难度,就越有含金量与话语权,长城汽车越要攻克拿下。它不仅仅是长城汽车的成功一步,更是中国汽车产业的成功一步,必将推动国内芯片产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,助力中国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。

编辑:李利楠 责任编辑:巫林
点击收起全文
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
|
返回顶部
汽车精彩视频
正在阅读:长城点亮“中国芯”,汽车产业迈出关键一步
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
手机看
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
A- A+
评论